您好,欢迎您来到动库商城购物! 登录 免费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乒乓中国梦—走进蔡振华团队》连载-王浩悲欢记忆
商城资讯

《乒乓中国梦—走进蔡振华团队》连载-王浩悲欢记忆

发布日期:2016-07-19 12:22:03

第八章

哥德堡的悲欢记忆

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后,中国男队就开始向下一个目标——第42届世乒赛进军。蔡振华团队与他的队员们渴望着在哥德堡打一场翻身仗,把阔别4年之久的斯韦思林杯夺回来。

名单被我抓住了!”

每次团体赛排兵布阵都是双方教练员智商的一次较量。第42届世乒赛团体决赛,蔡振华和几位教练也下了很大功夫,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心里也充满期待。就实力来讲,中国队虽然尚弱于瑞典队,但全队士气高涨,老将王浩大赛经验丰富,可担重任;小将刘国梁初生牛犊潜力无限;主力队员马文革、王涛羽翼渐丰,被瑞典新闻界十分看好,称他俩是众多强手中最难对付的。一个月前,王涛在日本举行的公开赛上,连胜瑞典队三员大将登上冠军宝座,显示了不俗的实力。

其实此时蔡振华心里还有不踏实之处,他在抵达哥德堡后曾对记者透露说,他有三怕:一怕年轻选手经验不足乱了阵脚,二怕队员信心太足盲目乐观,三怕意外事件干扰,如伤病、球拍不合格要求临时换拍等。

不幸第一条最早被他言中。团体赛五名队员中排第五的是刘国梁,一年前他在成都举行的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上一举成名,先打败了韩国姜熙灿和金择洙,又战胜瑞典的林德和瓦尔德内尔,引起了轰动。从此,刘国梁被视为中国乒乓界的希望之星,因而这次世乒赛入选团体赛阵容。

哥德堡战役团体赛打响之后,刘国梁获得了较多的上场机会,没想到这次比赛与成都公开赛时判若两人,打得很不理想。在决赛时,蔡振华只能忍痛割爱。这样他手里只有马文革、王涛、王浩、吕林四张牌了。</p> <p>  瑞典队出了个新星卡尔松,他在团体赛中保持不败,极有可能会打决赛。卡尔松最怕打削球,瑞典队会千方百计使其避开王浩。此外瑞典队可能会想到,中国队正常情况下会把马文革排第一主力,这样瑞典队可能会把卡尔松排在第一号主力位,让他与马文革对阵。经过反复推敲,蔡振华决定把削球手王浩排在第一主力位置,马文革、王涛排在第二、第三主力位。

双方排阵名单一交换,蔡振华不禁喜上眉梢,果然瑞典队把卡尔松排在第一主力位,正好被王浩抓个正着。如果前三盘结束战斗是最佳方案,能占上风也有胜利希望。而瑞典教练通斯特罗姆却双眉紧皱,显然中国队的排阵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中国队功亏一篑

决赛开始了,卡尔松碰上削球老将王浩,心里忐忑不安。王浩上场后打得主动,顺利拿下了第一局。第二局又一路领先打到19∶16,眼看这一盘要拿下,不想卡尔松此时倒卸掉了包袱,不管不顾地拼杀起来,一口气竟拿下五分,反败为胜。双方1比1打成平手。关键的第三局,卡尔松已经适应了王浩的球路,王浩不免心存焦虑,又有些懊悔,结果又输一局。这样,卡尔松就为瑞典队拿下开局的宝贵一分。

本来抱有希望的开局没拿下来,第二局马文革对瓦尔德内尔让人不敢有奢望。但马文革如同炸碉堡的勇士,前面战友的倒下不但没让他减缓冲锋的步伐,反而更加激发了前仆后继的血性。他面对世界乒坛一号种子选手为中国队拿下重建信心的一分。中瑞双方战成1比1。

第三盘是王涛对佩尔森,双方都发挥得极为出色。身为世界冠军的佩尔森仿佛忘了不久前他曾被王涛打败,对王涛打过来角度很大的球,他飞身连扑带拉,竟然全都成功救起过网。观众席上响起阵阵喝彩的掌声。最后王涛1比2输了第三盘。

第四盘王浩对瓦尔德内尔,球路和实力上王浩都处于下风,最后瑞典队3比1战胜中国队,第三次捧走斯韦思林杯。

当小伙子们跟在蔡指导后面登上亚军领奖台时,每个人都眼含泪光。

铁人王浩虽败犹荣

有幸被国家队选为第42届世乒赛团体成员,我很高兴。除了感到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您和其他领导、教练的信任,尤其是团体决赛时您果断地排我打一、四号位,事实证明这个排阵是完全正确的,连我们的对手都佩服您的大胆和果断。没有拿到冠军,唯一要负责任的是我,面对一个我从没有输过的对手,只差两分我却拿不下来,而这两分很有可能让中国队获得团体冠军。

输了后我对您说“对不起”,但也无法改写那段历史了。42届世乒赛已经过去半年了,一回忆起那段比赛我就伤心。我想征求一下队里的意见,是否还想用我。我自己还想打一届,一是第42届世乒赛我输得不服气,二是男队仍然处于困难时期,一两年内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在这个过渡时期,我的水平和打法也许还有价值。我现在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保持技术状态。42届世乒赛输给卡尔松的主要原因是在西班牙的一年训练和比赛都没有好的对手,回去集训的一个多月又经常受伤。如果用我,我有两种选择,一是打一年高水平德国联赛,二是回国训练,最多就是我明年不挣钱了,如果能有机会在天津打翻身仗,给我100万美金我都不换。

这是王浩在西班牙写给蔡振华的一封长信的部分内容。

王浩在第42届世乒赛团体赛上输了两分,作为第一主力,自然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此,这场比赛就像一个钉子钉在了他的心上,他永远不能忘记,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人的一生中会犯许多大大小小的错误,有的错误是可改正的,有的错误却没有机会改正。王浩认为自己在第42届世乒赛上所犯的错误是很难有机会改正的,除非他再打胜一场世乒赛的团体赛。因而他写了这封长信给蔡指导,三页纸正反面写得满满的,把心里的忏悔与渴望向蔡指导倾诉。

王浩出生于1966年11月。他8岁开始打球,11岁进省队,15岁入选国家队,右手横握拍,打削球。

1987年第39届世乒赛上王浩曾作为团体冠军队员登上领奖台,他的名字刻上了斯韦思林杯。后来因为伤病不得不离开国家队出国打球。那年他才21岁。

1988年他的肩关节脱臼,不得不离队治疗。王浩在德国一边治病,一边代表俱乐部打球。他带领俱乐部夺得欧洲俱乐部团体冠军、德国俱乐部联赛和德国杯的冠军。1991年蔡振华率队备战世界杯团体赛,请王浩加盟出征。王浩从德国直飞西班牙巴塞罗那,与马文革、王涛合力夺得冠军。获胜后,王浩激动地躺在场地上,心中充满了为国争光的豪情。这次夺杯对处于低谷的中国队无疑是战略转折点。

这次比赛把王浩的心打活了。他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原以为出国挣钱是很好的事情,回国后有了钱想干什么干什么,可如今打了这场比赛,却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最在乎的还是那小小的银球所承载的祖国荣誉。在国外球打得再风光,心里也没有为祖国效力那种神圣感。因而他渴望能有机会再次为祖国出征。

两年过去了,1993年4月,王浩第四次被召回国家队,备战哥德堡42届世乒赛。其实他与西班牙皇家港口俱乐部的合约尚未到期,但他毫不犹豫地飞回北京,根本不在乎金钱的损失。

在集训时,这位比主教练只小5岁的老队员,以他的球技、人品和燕赵之风赢得了队友们的尊敬。到了哥德堡,他用流利的英语接受瑞典电视台采访所表现出来的豪气,更使年轻队员佩服得五体投地

团体赛小组赛中,七场比赛王浩打了四场,是唯一保持不败的选手。半决赛时,蔡振华把他排在第三号主力位去拼弗兰茨,他削得稳,攻得凶,以2比0获胜。

谁也没想到,在中瑞男团“世纪之战”中,被排在第一主力位置的王浩独失二分。失常的表现导致中国队攻坚未果,第三大战役未能打胜。王浩心里充满了愧疚,他不想找伤病的客观原因,他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好机会,如果第二局19∶16时不保守,卡尔松就不可能起死回生反败为胜,如果这局拿下来,后边的赛程肯定就大不一样了。

硝烟散去,王浩又回到西班牙,但他再也坐不住了,当他得知第43届世乒赛在天津举行时,他十分渴望能参加这场在家门口的翻身仗,因而提笔给蔡振华写了一封长信请战。

为了参加打翻身仗,他终止了5年的高薪酬悠闲自在的生活,回到了祖国。

有记者问他:“你满腔热忱归队效力,如果参加不上第43届世乒赛,你会后悔吗?

“第43届世乒赛对我来说确实是十分难得的,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但我必须参加队里的公平竞争,争取以令人信服的实力入选。在这一年中,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参加比赛。如果我伤病很重,或者竞技状态不佳,或者我竞争不过年轻选手,我不会让教练为难的。我归队的目的是为了这个集体,集体的荣誉远比我个人的得失重要。即使报不上名,我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王浩的思想境界,表明了他不愧是中国乒乓球队这个光荣集体培养出的一名优秀运动员,哥德堡之战虽是他的心头之痛,但没打倒这位慷慨悲歌之士!

看完上面的《乒乓中国梦—走进蔡振华团队》连载-王浩悲欢记忆资讯之后,应该对您购买一下商品有帮助:

蝴蝶底板价格表--蝴蝶底板-蝶套胶-蝴蝶品牌专卖店

动库商城http://www.dku51.com

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加入动库|正品保障|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2005-2025 动库商城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