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动库商城购物! 登录 免费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餐饮文化大师刘学治的乒乓球路
商城资讯

餐饮文化大师刘学治的乒乓球路

发布日期:2015-10-10 22:46:43

   “铁板儿叮叮响,凉糍粑哟白麻糖……几乎每一个成都人都曾在儿时买过小巷的凉糍粑,而这首描写凉糍粑的诗,就出自刘学治的《川菜诗百首》。作为四川省唯一一位获得“中国餐饮文化大师”称号的餐饮工作者,谁又能猜到,刘学治还曾经差点成为一名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

  十万人中的少年冠军

  刘学治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12岁时开始接触乒乓球,那时候条件困难,即使是体育馆里的球台也比较破旧,有时候甚至只能拆了门板当球台。最开始刘学治打光板,自己在球板上刻纹路,因为这样可以增加旋转。直到后来出现了海绵和胶皮,刘学治才正常地打球了。

  1959年,容国团获得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在全国掀起了一阵乒乓热潮。第二年,为了迎接第26届世乒赛,成都市举办了一个参与人数高达十万人的乒乓球比赛。仅仅经过两年训练的刘学治从学校的比赛一路打到市里,最终取得了少年乙组的冠军,那时他还只有14岁。紧接着在1962年,刘学治又获得了四川省的少年冠军。

  1963年,刘学治代表四川队参加了全国少年比赛。作为一个业余队的选手,刘学治面对其他省的专业队员也毫不示弱,他战胜宁夏队选手的场景还成为了那次比赛的唯一一张被登在《体育报》上的照片。

  从冠军球员到金牌教授

  比赛成绩优异的刘学治一心希望自己能进入乒乓球专业队。一次国家队组织集训队,本来有希望进入集训队的刘学治却在统计人数的时候被“压”住了,原因是他的父亲是国民党,家庭出身不好。谈及那时的经历,刘学治说:“那时候很渴望到国家队,没去成感觉很失落,觉得自己有往上走的条件,但是没有办法。”

  心灰意冷的刘学治最终放弃了走专业路的想法,转而把精力投向了学业。第一届成人高考,刘学治以第3名的成绩考入成都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专修中文。毕业后刘学治在一所中专教过书,后来商业部成立了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刘学治又被调去承担教学及行政工作。

  刘学治笑称他们那代人“工作干劲大,吃苦精神强”。到了学校后,刘学治解决了很多教师的职称和入党问题,后来又成了学校的首席教授,“凡是大课,凡是对外的讲座几乎都是我讲”,刘学治说。后来成都还举办过第一届餐饮博览会,刘学治也受邀成为了首席演讲嘉宾。

  乒乓球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回忆起自己与乒乓球阴错阳差的缘分,刘学治坦白地说:“如果我那时进了国家队也许就没有现在的天地。我现在很欣慰,因为文化的生命更长,厚度也高,我觉得这可能是上天对我的一种馈赠。”但刘学治同时表示,自己依然与乒乓球感情很深。

  在刘学治快60年的球龄中,1999年也许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在那年全国历史名城比赛上,刘学治作为主力率领成都获得了团体冠军,也因此被中国乒乓球协会评为第一批国家级业余乒乓球运动健将。

  虽然现在刘学治有时也会参加一些比赛,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刘学治说他现在的重心不在输赢上,而是把乒乓球作为一个交友、使自己健康快乐的手段。通过打乒乓球,刘学治结识了不少好友,在上期杂志“成都地理”版块中,刘学治撰写了成都业余乒乓圈牛人谱,而这些牛人则都是他的好球友。如今,刘学治把家里的客厅改造成了一个乒乓球室,有朋友来做客,既可以品茶论道也可以打球切磋。他说:“乒乓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看完上面的“餐饮文化大师刘学治的乒乓球路”资讯之后,应该对您购买一下商品有帮助:

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加入动库|正品保障|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2005-2025 动库商城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