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动库商城购物! 登录 免费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解析“科龙大战”,成都赛好戏不在“最后”
商城资讯

解析“科龙大战”,成都赛好戏不在“最后”

发布日期:2015-08-06 15:03:05

2015成都公开赛正在进行中,今天是资格赛的第二个比赛日,明天开始就将进入正赛阶段的比赛了,高排位选手登场亮相。

中国队长马龙是赛会的头号种子选手,提到马龙,大家很自然会想起另一个人的名字——张继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人的比赛被大众冠之以“科龙大战”,每每这两位全世界最顶尖选手的交锋,总是无一例外的将比赛带入一个高潮。

顶级的技战术,顶级的临场发挥,两人携手为球迷观众奉献一场对抗性极高可看性极高的比赛,谁输谁赢或许真不是大众最为在意的。



我们最近一次在国际赛场看到“科龙大战”是在今年3月的德国公开赛男单决赛,马龙4-3险胜张继科夺冠。

时隔近半年之后的成都公开赛,我们也许又能再一次见证科龙大战,但这一次这场好戏并不在最后。根据种子签表,张继科和马龙都分在上半区,马龙锁定1号位,张继科占据16号位,两人相遇极有可能发生在半决赛。

12年前他们一定没想到,要和对方“掐”十多年

这两位有据可考的交手记录,最早是在2003年。

那年15岁的马龙第一次在国际赛场对阵张继科,比赛在新西兰,打的还是少年组。那会马龙应该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和这个当时还干瘦,有点眯眯眼招风耳的山东小朋友没完没了的掐差不多十年。那场比赛马龙0-4脆败,隔年张继科被退回了省队。

后来的事情我们知道了:2006年凭借在全国锦标赛中打进前八的张继科强势杀回国家队,2010年直通莫斯科比赛中张继科赢了马龙拿到“入场券”,成为史上最快速度大满贯,这中间穿插了好几十次张继科和马龙的交手。

双方在国际乒联的比赛中交手12次,这之外有2009年的亚锦赛(这场球并不在国际乒联记录之内),四次直通比赛,还有估计连当事人都未必记得多少次的乒超联赛和队内比赛的交手。



根据国际乒联的记录,双方在国际赛场交手12次,马龙8胜4负。在12年之前的6次交手中,马龙保持了压倒性的5胜1负战绩。在过去四年中,双方的胜负五五开。

如果以2011年为界,那之前张继科在成年组的比赛中对抗马龙,其实办法并不很多:他那会退台之后两面质量很高,风格凶狠,但是失误也偏多;速度不快,前三板也远不如后来细腻。对马龙的时候经常被马龙的变化限制,然后被马龙的正手在各个角度上手。即便比分胶着,张继科也更多依靠的也是意志和狠劲,加上战术上尽量上手发动,想办法打成相持而已。

简单说,起码在那会,马龙经常能在前三板把张继科打的一片模糊。按照现在的印象,很难想象张继科也有被人打花的岁月。

不过说起来,那时候的马龙,前三板的技术已经是当时顶尖,配合着没完没了的快速变化,任何人稍不留意都会在几分钟内被拉开六七分。即便和现在相比,马龙的技术已经非常完善,所差的无非是实力火候。对阵张继科的时候,他也尽量通过前三板给对方施加压力,然后通过不断的变化扰乱对手,相持段马龙风格更加稳健,质量不低且很少失误。

如果总结一下,这个阶段俩人的比赛粗略的说,是这么个样子:

马龙开局阶段迅速拉开优势,张继科要差不多到两局之后才缓过劲来;打到三四局的时候张继科才找到一些比较合适的对策,前三板开始对上点;这时候往往张继科会依靠高质量,凶狠搏杀拉回两局,最后马龙依靠稳健拿下比赛。

转折点——2012年

双方交手的转折点,是2012年。那会张继科已经是世锦赛和世界杯双料冠军,朝着大满贯迈进。



这个时期的张继科技术上开始成熟,近台中台有了两个泾渭分明的节奏:前台的速度模式,反手的拨,挡,带,撕配合正手的围,压,顶,冲;和退下去之后的质量模式,中远台的正手全台走位为主,球送到反手位时候的反拉。相比之前,近台的速度,相持和攻守转换节奏流畅;中台以正手为主的走位全台拉失误更少。有了相持段的实力作为根基,逆旋转发球配合拧拉的两面上手,张继科的技术组合合理性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以前张继科对马龙,一个问题在于两种模式都奈何不了马龙:借力的时候回球质量不够,马龙自己速度很快,单靠数板很难赢他;反过来退台加质量模式的时候马龙的速度又超过自己能承受的限度;前三板自己的武器库的齐备也不如马龙。

简单说,当时张继科自己也承认:对马龙,自己很下风。



中国队的两张王牌的对垒,要么是针尖对麦芒般的半斤八两,要么是彼此心知肚明的一致对外:前者如马琳王励勤,虽然马琳赢得多,但是王励勤总捏着世锦赛;后者如孔令辉刘国梁,两者彼时的主要任务是对抗整个欧洲,彼此的胜负没多少悬念不说,双方也并不在意。

张继科和马龙的对垒,以前看似乎是走向了“一致对外”,直到2012年斯洛文尼亚公开赛。张继科4-3苦战七局,2003年之后第一次在职业巡回赛中击败马龙。从此之后,双方的对阵开始有了有针尖麦芒的势头。

这个时期内两次张继科赢马龙,马龙这边的压力已经上升不少。

以前张继科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下,对上外边人前三板套路球沾点便宜,随机应变起来自己是实力球不错,但是对马龙前三板不吃亏就不错,而且偏偏对手能把球塞到自己难受的位置;现在则是张继科的技术在逐渐的严密,以前台前的正手位和中台连续喜欢冒险发力的两条被补的不错,虽然牌面上来说对马龙仍然有优势,但是现在的张继科已经不是马龙掐住一条往死打就能赢的对手了。

斯洛文尼亚的决赛,说白了其实就是马龙反手位拉丢了几个,于是双方死掐右半台;这种场面本来是对张继科有利,但是双方仍然磕到第七局。固然整个公开赛几乎所有的选手的发挥都谈不上多好,但是马龙和张继科的交手打到双方都手心出汗,这是以前不怎么见到的局面。

走向均势

在赛璐璐球的最后阶段和塑料球的第一年,也就是大约2012到2014年,马龙和张继科的战绩开始几乎对开,甚至稍微向张继科倾斜。



这种倾斜一方面是技术上的:双方的技术和比赛经验都已经成熟,马龙不再能单纯依靠前三板和变化在各个角度上手攻击张继科,张继科也不能再指望发上力两下拉死对手。而且这时候两人都到达了最高水平,经常在决赛中碰头,平时也就开始自觉不自觉的针对对方做出准备。双方前三板上的拉锯战势头开始明显,两人的技术对彼此早就没有任何秘密,比赛开始频繁的打到相持段。

这期间,双方一旦碰头,球迷都会默认这将是一场七场大战,而实际也是如此:

2012年以来双方交手6次,三次要打到第七局。胜负只在一两分之间。在这种微妙的差距中,张继科似乎要占点优势:相比马龙来说,自己世界锦标赛两次夺冠,世界杯奥运会冠军的身份会给形成莫名的压力。即便他仍然是那个张继科,但是身后的光环投射在他身上,也会让他在球台前显得更加强大。

在这个阶段,马龙在双方的对局中只要稍微显得有点保守:14年的直通比赛,马龙仍然开局调动很快,但后面处理球偏稳健,更多强调旋转落点和弧线,结果3-1输掉比赛——一个月之前双方刚在乒联总决赛交手,马龙4-3获胜。



在双方都积极调动的比赛里,左右胜负的因素开始变的非常细微:张继科是不是能少摆一下短,马龙本来已经很快的圆环能不能稍微再快一点点,都会左右一场比赛的胜负。

张继科获得了这三年中双方最后一次交手的胜利,他终于在世界杯决赛中战胜马龙:如果前所说,马龙一度对他战绩上风,双方从未在三大赛中交手过,张继科本人似乎对这个事情相当在意。

如果看比赛本身的话,马龙其实也并没犯太严重的错误:或许可以说第五局拿下之后,第六局有几分球处理的欠点仔细(5-4落后的时候反手贴弧圈贴飞了,6-4的时候没位置切了一个被张继科连续两下发大力打出了气势),第七局的时候本来7-5领先手拿发球权,结果张继科第一个拧拉稍微擦网,第二个意外的落点很短;即便这样10-8落后的时候也仍然打到10平,最后两分输掉比赛。

总而言之是非常非常接近的比赛。

伤病

2015年之前,张继科的路子粗略的说是,前台拧起来,反手快压/撕斜线之后中台全台侧身。

2015年德国公开赛对马龙,相比于之前直通,开始有新东西了:相比于以前更依靠身体能力的直接侧身中台正手背,这次比赛他开始有了一下很明显的退台之后反手发力转侧身。相比直接侧,对体能的要求小一点,时间上更从容一点。

其实张继科很小的时候,他就有中台反手发力这板球,但是那时毕竟年轻,看球到手边能发力就顺手发力的成分多一点,整体的考虑少一些,于是失误很多:反正到那了就顺手来一下,图一个痛快,至于之前怎么到这的,之后怎么打,不太多想。

后来一番磨练之后,上了主力,这板球用的少了:更多用中台直接正手全台背,运动能力扛得住,同时正手走全台但是稳健成分更多,不是年轻一时的热血一锤子买卖为主。

现在的情况有点不同:张继科之前相当长时间状态不算好,身体长期处于伤病恢复期,运动能力比之前几次大赛时期要打不少折扣。运动能力欠了,击球(尤其正手位拧拉)位置容易欠一点,欠了质量就差些,张继科不比马龙马琳,质量是生命线,质量下来,则对手就有机会。

张继科中台加了这一下反手,给自己空间更大了点,对身体和运动能力的要求下降一些,在他这个年龄,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调整:没谁能永远靠身体吃饭,但是技术很少背叛人。

除此之外,德国公开赛决赛对阵马龙,张继科的其他调整还有这么几条:

正手位的挑打:这个球在直通期间似乎刻意的用过,现在看起来比以往更加有数一点。 -反手直接抽直线:相比于樊振东多少显得算计成分重一点,但是抽上也是质量可观。

第四局之后的技战术调整:

王皓在生涯末期,队里打直通,出国对弗雷塔斯(彼时他势头正盛),甚至世锦赛打马龙,用的其实是这么一种老将常用的,兼具凶狠和狡猾的搏杀套路:大致上靠手感给一些质量一般但是不好发力的球,然后一旦对手心里没底上手质量差一点,那么直接两面上手一板搏生死。简单的说,这算是一种”老将搏杀球“

这个路子说白了,打的是老将的淡定的心态(相比之下对手想赢而容易保守),熟练的功底(可搏杀可不搏杀的全发力)。张继科德国赛打到第四局的时候,相比于前三局稳定的”反手拧拉,反手撕伺机抽直线,然后反手中台拉一下转侧身“套路,开始有了很多的给半长,然后直接两面下手搏杀的路子球。相比于王皓来说,张继科的爆发力似乎还更高一点,但是论狡猾程度,王皓稍微好一点。

如果让我猜的话,这个变化的原因和张继科开始不断的扶腰有关。相比于之前一点多张继科的状况,他这次的选择多少有些不同:第四局局面开始失控之后,即便腰上开始有感觉,他仍然选择依靠手感,经验和凶狠质量和马龙周旋。



即便有些状况不允许自己能全场比赛按照之前准备的方式去打,他仍然不想输这场对决。即便之前4-3赢萨姆索诺夫,4-3被闫安搏的很凶,即便对马龙打到后半段自己只能靠骗,靠搏来纠缠比赛,他仍然不想输。

今年的德国公开赛马龙又遇到了一次这么种情况:对手成就高于自己,大比分领先,开始利用手感和经验凶狠搏杀自己所有的中性过渡球。但是这次马龙有些不一样:他被搏杀之后不再单纯的依靠退台和相持来改变局面,转而利用更加严密的控制限制对手的质量,然后依靠更加厚实的实力破掉对手的搏杀。

技术上说,马龙相比于这次提到的其他三个人,并没有更多的调整和变化。但是对于他来说,只要他能将原本就齐备装备都准备好,想好遇到最不利的情况要用什么准备,然后沉住气,就已经算是最好的调整。

关于将来

苏州世锦赛,马龙终于在三次半决赛之后如约闯入决赛,对手却不是之前张继科;他的对手是方博,他在队里选拔赛中得到了这次单打的机会,后来连续战胜了许昕和张继科。张继科双打中和许昕击败了马龙和波尔,后来拿到男双冠军。

那之后张继科的腰伤复发,一度不能起身,再后来爆出张继科双侧腰骶骨裂,似乎需要花上相当长一段时间休息。这段休息,加上之前的技术调整,可以确定的是,下一次张继科遇见马龙,将会是和以前完全不同的全新对局。

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加入动库|正品保障|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2005-2025 动库商城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